故事要从多年前讲起,陈岳和弟弟在深圳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凭借着诚信经营和独到的眼光,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然而,市场风云变幻,难题突然降临,让兄弟俩陷入了困境。
此时,罗某明进入了他们的视野。罗某明是陈岳的老乡,更是陈岳弟弟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在深圳闯荡多年,早有 “放高利贷” 的名声传出。但在急需资金的陈岳眼中,罗某明或许能成为自己的 “救命稻草”。基于对 “熟人” 的信任,陈岳咬咬牙,向罗某明伸出了求助之手。
2012 年 2 月,陈岳第一次向罗某明借款 100 万元,借款期限为 3 个月。这次借款,让陈岳尝到了高利贷的 “苦头”。除了要支付高额利息,还需额外支付 “砍头息”,而且还款方式极为苛刻,必须用现金支付,还拿不到任何收据。可深陷资金困境的陈岳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接受这些条件。
随着生意的继续运转,资金缺口仍在逐步扩大。2012 年 2 月至 2013 年 1 月期间,陈岳先后 5 次向罗某明借款,借款总额累计达到了 850 万元。双方约定的实际月利率在 2.5% - 3.5% 之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月光是利息支出就高达数十万元。不仅如此,每次借款都伴随着繁琐的附加协议和苛刻的还款条件,陈岳的弟弟以及深圳市大昌行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也被牵扯进来,成为了这笔债务的担保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在借款期间,陈岳一直努力履行还款义务。按照罗某明的要求,他通过现金或向第三方账户转账的方式,一共支付了 382.25 万元的利息,还转账归还了 200 万元本金。然而,这些还款行为却为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由于没有保留好相关的还款凭证,陈岳在后续的法律纠纷中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在这起事件中,从 850 万本金到 2400 余万元的债务,如此惊人的膨胀背后,高利贷的利息计算方式堪称 “罪魁祸首”。双方约定的实际月利率在 2.5% - 3.5% 之间,看似只是一个数字范围,但换算成年利率,竟高达 30% - 42%,远超于了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
不仅如此,罗某明还采用了 “利滚利” 的计息方式,也就是复利计算。每一期的利息都会被计入下一期的本金,使得本金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例如,陈岳第一个月需支付的利息为 850 万 ×2.5%(假设最低利率计算) = 21.25 万元,若这 21.25 万元利息未及时支付,下个月的本金就变成了 850 万 + 21.25 万 = 871.25 万元,以此类推,跟着时间的推移,利息的上涨的速度令人咋舌。
除了高利率和复利计算,罗某明还要求陈岳支付 “砍头息”。在借款时,他会预先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金额作为利息,比如陈岳借款 100 万元,罗某明可能会先扣除 3 万元 “砍头息”,陈岳实际拿到手的只有 97 万元,但还款时却要按照 100 万元的本金来计算利息,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陈岳的债务负担。
在长达数年的借款过程中,陈岳在高利息的重压下,始终艰难地挣扎着。尽管他努力偿还了部分本金和利息,但由于利息增长过快,他的还款就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没办法阻止债务的不断累积。最终,曾经充满希望的生意梦想,被这巨额的债务彻底压垮 。
2014 年 3 月,罗某明就上述 5 笔借款先后到罗湖法院起诉陈岳以及深圳市大昌行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在法庭上,罗某明精心编织了一张虚假的债务之网。他仅承认陈岳先后归还了 100 万元和 30 万元,而对陈岳实际支付的 382.25 万元利息以及另外 100 万元本金的还款事实,选择了隐瞒。
陈岳在法庭上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还款情况。他强调,有一部分款项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给罗某明的,而转账还款时,也都是按照罗某明的要求转给了第三人。然而,由于当初借款时法律意识淡薄,他没有保留好这些还款的有效凭证。在罗某明的矢口否认下,陈岳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主要是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来判断事实真相。罗某明提交的借款合同等书面证据看似完备,而陈岳却没办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根据 “谁主张,谁举证” 的原则,法院最终采信了罗某明的说法,判决陈岳败诉。
这个判决结果对陈岳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原本认为自身已经努力偿还了部分债务,即便还有剩余欠款,也不会达到罗某明所主张的天文数字。但如今,法律的天平并没有向他倾斜,他不仅要承担 850 万元本金的偿还责任,还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执行款项高达 2400 余万元 。
判决后,罗某明迅速向罗湖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启动了强制执行程序,通过拍卖陈岳弟弟陈武的房产、划扣有关人员账户的方式,共划扣执行款 397 余万元至罗某明账户。陈岳和陈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额债务,根本无力偿还剩余款项。最终,他们先后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被判刑,曾经充满希望的事业和生活,瞬间陷入了绝境 。
陈岳服刑结束后,还没有来得及上诉,便听闻罗某明被警方立案侦查的消息,这让他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心想:“如果罗某明犯罪,那我就可以去法院要求撤回再审先前罗某明对我的起诉。”
原来,除了陈岳,还有不少人都被罗某明以类似的手段坑害。罗某明通过收取砍头息、隐瞒对方还款事实并提起诉讼等方式,实施诈骗,致使多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这些受害者纷纷向警方进行了报案 。2019 年 10 月,警方以 “诈骗罪” 对罗某明等人立案侦查。然而,2020 年 7 月,深圳市宝安区检察院却以 “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为由,对罗某明等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这一结果让陈岳难以接受,他内心的希望瞬间破灭 。
但陈岳没放弃,他通过自学法律了解到,如果有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能重新对罗某明做出详细的调查。于是,他和其他被罗某明 “诈骗” 的人一起,再次梳理了很多线索。陈岳还听说罗某明曾抢劫过一名女子,便将这个线索提供给了警方。在陈岳等人的努力下,警方找到了当时的受害人。2023 年 8 月,罗某明等人再次被警方以涉嫌 “诈骗罪” 抓捕归案 。
目前,案件由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侦查终结,以罗某明涉嫌诈骗罪、抢劫罪,已向检察院移送。根据相关材料显示,2012 年 2 月至 2017 年期间,罗某明多次以高利放款为名,骗取多名被害人钱财。他的具体诈骗模式为:以其本人或他人名义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实际出借人为罗某明。罗某明和被害人签订阴阳合同,书面约定低利率借款,而实际上,他利用被害人急需贷款的心理,口头要求被害人以更高利率向其支付借款利息。在放款时,被害人还需按照罗某明的要求通过现金支付砍头息。随后每月还款日,罗某明要求被害人通过现金或向第三方账户转账的方式归还利息。
当被害人无法继续归还高额利息或本金时,罗某明便立即以借款合同上的出借人名义到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罗某明隐瞒被害人已通过现金以及向第三人账户转账的方式如期向其归还高额利息或本金的事实,请求判处被害人继续支付本金、利息及违约金等,最终法院判处被害人败诉。判决生效后,罗某明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通过划扣被害人资产、司法拍卖被害人房产的方式,继续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 。
罗某明的犯罪行为给众多受害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的生活和事业都因此陷入了困境。如今,随着案件的进一步调查和审理,人们都在期待着法律能给予这些受害者一个公正的裁决,让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
即便罗某明被抓,陈岳的债务仍被认定有效,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法律逻辑。从法律角度来看,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而非法放贷行为则不受保护。在罗某明放贷给陈岳的过程中,虽然存在收取砍头息、高利率等非法放贷行为,但这并不代表整个借贷关系就完全无效。
根据有关规定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在陈岳与罗某明的借贷纠纷中,法院在审理时,首先会对借贷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检查。如果合同本身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只是利率部分超出了法律规定,那么法院会认定合同部分有效,即本金和合法范围内的利息是需要偿还的 。
在陈岳案件中,法院当初审理时,罗某明尚未被认定为犯罪,法院依据当时双方提供的证据,按照合同有关规定法律规定进行判罚,并无明显不妥。这也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稳定能力,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存在违法犯罪的情况下,不能轻易推翻已经生效的判决 。
这也给债务人敲响了警钟,在进行任何借贷活动时,都要谨慎对待,了解有关规定法律法规,避免陷入类似的法律困境。同时,在还款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好所有的还款凭证,以便在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面对陈岳的困境,北京德和衡(大连)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由蕾律师认为,发放高利贷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本身不受法律保护 。从陈岳的角度来看,他可以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陈岳可申请撤销原生效民事判决及执行裁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或者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再审 。在陈岳的案件中,罗某明被认定为涉嫌诈骗罪,这一事实很可能成为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存在错误。陈岳可以向作出原判决的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提交罗某明犯罪的相关证据,请求法院重新审理案件 。
在申请再审的过程中,陈岳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证明自己还款情况的证据,如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以及罗某明实施诈骗行为的证据,如警方的侦查材料、检察院的起诉材料等 。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后,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如果法院认为陈岳的申请符合再审条件,将会启动再审程序,对原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
若刑事判决最终认定罗某明构成诈骗罪且生效,那么涉及诈骗部分的款项陈岳无需偿还 。但对于合法范围内的本金和利息,陈岳仍需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这就需要法院在再审过程中,对陈岳的借款本金、已还款项、合法利息等进行准确核算,重新确定陈岳的债务金额 。
陈岳的遭遇为债务人敲响了警钟,在借贷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法律意识,妥善保留还款凭证,避免陷入类似的法律困境 。同时,这也提醒人们,即便债权人涉嫌犯罪,债务人也不能忽视自身的法律责任,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陈岳的经历绝非个例,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高利贷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悲剧不断上演,许多人因一时的资金困境,选择向高利贷伸手,最终却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债务深渊。
从个人层面来看,高利贷带来的高额利息和沉重债务,往往让借款人不堪重负。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可能因此陷入心理困境,家庭关系破裂,生活陷入绝望的黑暗。陈岳原本有着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为这 850 万的高利贷,不仅失去了苦心经营的生意,还让自己和家人背负上了巨额债务,甚至面临牢狱之灾,曾经的美好生活瞬间破碎 。
从社会层面而言,高利贷的存在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它像一颗毒瘤,滋生出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暴力催收、诈骗等,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那些被高利贷逼得走投无路的借款人,有的甚至可能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
这起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面对资金需求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首先,要选择合法、正规的借贷渠道,如银行、正规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有着严格的监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能够保障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借贷利率也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像高利贷那样让人陷入无法承受的债务困境 。
在进行借贷活动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关于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对于那些模糊不清、不合理的条款,要及时提出疑问并要求修改,切勿盲目签字。同时,要妥善保留好所有的借贷凭证和还款记录,以便在日后出现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我们也要不断学习金融知识和法律和法规,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被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远离高利贷的侵害 。